陈立自称 “一生是个科普积极分子, 从 ‘五四’ 时期起直至今天”, 事实亦然。 他是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的发起人之一, 长期以来担任科普协会、 科普作协的许多重要职务, 领导与参加了多种科普活动。 现在是浙江省科协的名誉主席。
1956 年 至 1988年, 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1989年迄今, 任中国人类功效学会名誉会长。 1984年迄今, 任国际组织发展学会顾问。 1952年, 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 1954年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1958年到现在, 任历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 至 1983年, 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在学术研究上, 陈立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 他认为独尊一种理论或一种方法, 就是学术上的专制, 是肢解和毒害心理学发展的腐蚀剂。 最近他提出, 要让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 流行的费歇尔的析因分析改弦易辙, 重视科学方法论的 “证伪”, 他认为只有求异, 才能真正推动科学进步。 “会心在四远, 不是为高飞”, 他引用潘天寿这两句警语以自励, 默默地实践着他的人生诺言。
其在智力与测验理论上的学术成就
关于O因素的研究: 当时, 心理学家 弗卢杰尔 (John Carl Flugel, 1884 – 1955, 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曾留学德语世界最古老的五或六所大学之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 其主要贡献在于量化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 等人, 曾对此进行过一些零星研究, 但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漏洞。 1931年, 陈立结合心理物理学和心理测量等方法, 首先克服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的困难, 选了 120名 初中学生作为被试, 对智力操作和感觉阈限等, 进行起伏现象的研究。 这是 对O因素 取材最广泛, 而且是用个别被试进行的繁复实验室研究, 对O因素的确定, 作出了比较详细的验证, 同时证实了 O因素 变化的周期。 据称, “O因素” 就是指 男子 (是否还包括女子?) 通常在心理成熟过程中的 “恋母” 与 “恨父” (或 “恋父” 与 “怨母”) 之双重情结。
补注: 冯特与心理学 (之三)
冯特还认为心理元素可以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 就像可以用不同品种的酒, 混合成风格迥异的鸡尾酒一样。 他把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 “观念”, 如: 记忆、 知觉 等; 把由情感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 “感动”, 如: 情绪、 意志 等。 心理复合体是由心理元素通过 联想 和 统觉 两种形式而组成的。 联想是一种 被动的、 机械的 消极的 过程, 是一种低水平的心理组合方式。 比如: 儿童通过联想可以流利地背诵古文, 但是却不能理解文章内容。 统觉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高级心理过程, 是对经验的创造性的综合与把握的过程, 人的认识活动, 比如: 看新闻, 拟写一份策划, 主要都是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来实现的。 冯特通过对心理复合体的研究还提出了心理复合体形成的三个基本原则。 他也发现了有趣的错觉。
总而言之, 冯特一生的功绩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他让心理学从哲学的附庸中独立出来, 二是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是他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国际心理学的专业队伍, 而冯特与他们推动着心理学快速发展。 冯特在心理学史上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
(补注完)
Saturday, January 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