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履历 (其一)
1912年, 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 赴美入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 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 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 专攻语言学; 1923年, 获博士学位; 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 和 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 为 《语丝》 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 到厦门大学, 任文学院长; 写杂文, 且研究语言; 1927年, 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 主编 《论语》 半月刊; 1934年, 创办 《人间世》; 1935年, 创办 《宇宙风》, 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凋” 的小品文, 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年后, 在美国, 用英文写 《吾国与吾民》, 《风声鹤唳》; 在法国, 写 《京华烟云》 等, 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 曾一度回国, 到重庆讲学。
林语堂 与 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形式化 (其二)
林语堂还进而将其前述形式化系统数字化, 即: 让 R, D, 和 H 同前, 再增设 S 代表 “灵敏”, 且将敏感度由 “弱” 至 “强” 用数字 1至4 来表示; 同样的数字化方法也运用于 R, D, 和 H; 则对不同民族 (人种) 的个性 (P), 林给出如下属性:
英国人 R = 3, D = 2, H = 2, S = 1; 如果用四元组来表达的话, 即: P = (R, D, H, S), 则英国人的 P = (3, 2, 2, 1);
法国人的 P = (2, 3, 3, 3); 美国人的 P = (3, 3, 2, 2);
德国人的 P = (3, 4, 1, 2); 俄国人的 P = (2, 4, 1, 1);
日本人的 P = (2, 3, 1, 1); 中国人的 P = (4, 1, 3, 3)。
《生活的艺术》 的语录摘选 (一)
享受悠闲生活, 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 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闲的生活, 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 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 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只有快乐的哲学, 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 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 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 哲学的唯一效用, 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 比一般商人较轻松, 较快乐的态度。
作家的笔, 正如鞋匠的锥, 越用越锐利; 到后来, 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 但他的观念的范围, 则必日渐广博; 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 爬得越高, 所望见者越远。
一本古书, 使读者在心灵上, 和长眠已久的古人, 如相面对; 当他读下去时, 他便会想象到, 这位古作家, 是怎样的形态, 和怎样的一种人; 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 都表示这个意见。
Monday, January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