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 辽沈战役紧张进行时, 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部长刘仁派人秘密进入天津会见傅冬, 传达党的指示, 要求她做傅作义的工作。
傅冬立即去北平, 和傅作义谈, 明确告诉父亲, 她是共产党派来的代表。
平津战役期间, 傅冬和父亲谈过多次, 不时把解放区出版的报刊和小册子放到傅作义的办公桌上。
同时, 傅冬将了解到的情况, 及时报告给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 为解放军统帅部作出正确判断、 制定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整个平津战役期间, 傅冬始终工作在傅作义身边, 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 曾高度评价过傅冬的作用。 北平解放以后, 傅冬到天津任 《进步日报》 副刊编辑。
1949年8月, 傅冬参加了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 参与 《云南日报》 的创办。
1951年3月, 傅冬被调入人民日报社, 先后在记者部、 文艺部工作。
1982年, 借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 任编辑部副主任, 从事统战工作。
1995年, 傅冬在人民日报社岗位上离休。 2007年7月2日晚,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约享年83岁)。
言归苏静, 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 做什么, 无论承担的是什么样的责任、 和风险。
而现在, 他要做的, 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
之前, 辽沈战役时, 首战义县, 攻城部队战前大挖交通壕, 直挖到敌阵地前, 以敌人手榴弹投不到为准, 既可增强攻击的突然性, 又能大大减少伤亡。 苏静看到后, 立即报告林彪, 林彪未予置评。
苏静晓得, 林彪一句话不想听两遍, 他还是在林彪那儿旧话重提。 这一会,林彪立即给攻锦州部队发电, 要求每个师用 2/3 兵力挖交通壕。 至此, 敌守城司令范汉杰, 见到城下那么多蛛网似的交通壕, 知道守城无益 . . .
1949年2月1日, 《人民日报》 全文发表了那封傅作义早该读过的信。
傅作义得知后, 情绪异常激动。 两天后, 他在给林彪、 罗荣桓的信中说: “两年半戡乱, 严重的战争灾难, 我愿担当全部责任, 愿意接受任何惩处。”
此时, 与林彪将信交给邓宝珊的时候对比, 半个月过去了, “和平解放北平” 已生米做成熟饭。 傅作义梦想回天,也乏力。 当然, 邓宝珊深知其人, 傅冬菊深知其父。 原因简单, 即: 傅作义是个有尊严的军人。
195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候, 许多与苏静差不多的老资格的机关干部授衔大校。 苏静被授中将。
苏静师范毕业 , 在当时的红军中, 无疑是高学历、 “大” 知识分子; 参军随即当参谋, 用时髦的话说是 “坐机关”。他似乎无声无息, 或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理当下连队, 带兵打仗。 若说他出色的话, 为何做了参谋后, 没人愿意给他带兵的机会呢, 或其他什么的机会呢? 能不能统归其本性, 不力争, 不宣扬, 是个默默的主, 是不是哦?
陈毅文革的演讲: “毛主席林彪没什么了不起” (长篇连载)
Monday, February 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