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8, 2008

粟裕大将 (连载16)

接前面提到的主题: 毛泽东 夸 粟裕的起因: 淮海战役; 对该战役, 粟裕 精心运筹 , 且当机立断, 先斩后奏, 事后表明争取来珍贵的 “抢占先机” 的四小时! (长篇连载)

粟裕 是获得中央军委 “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 高度评价的将领。 淮海战役中, 他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对夺取战役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淮海战役,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 东起海州, 西迄商丘, 北起临城 (今枣庄市薛城), 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过程中, 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三个兵团17万余人, 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 不敢北上与华野交战。 粟裕认为, 这说明敌人是避免在不利条件下 与我军打大规模的仗, 也说明我军对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 正在逐渐成熟。 因此, 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 但已胜券在握的时候, 于1948年9月24日7时 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 “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粟裕军事文集》 第393页 - 394页)。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 于9月25日19时复电, 同意粟裕的建议: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 甚为必要。” (《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5卷第19页)

补 (续之二): 周恩来 生平 (1898 – 1976)

1960年 提出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的方针,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还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 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在国际事务中, 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 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革命外交路线。 1954年, 倡导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4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 使会议通过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961年, 出席苏共二十二大, 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 进行坚决斗争。

在 “文革” 中, 顾全大局, 任劳任怨, 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 尽量减少损失, 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 费尽心血, 并同 林彪、 江青 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 在本世纪内, 全面实现 农业、 工业、 国防和 科学技术现代化, 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 1972年患病以后, 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 在北京逝世, 终年77岁。 主要著作编为 《周恩来选集》。 夫人邓颖超。

邓颖超 生平 简介 (1904 – 1992)

1904年2月4日生, 河南省光山人, 生于广西南宁。 1919年 五四 运动时, 与 周恩来、 马骏 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组织觉悟社。 1920年秋 到北京师大附小任教员。 1924年 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