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5, 2008

北京大学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史 ( 连载之二十三 )

1967年,蒋士騛领衔(含骨干沈亚城、梁吟藻等)自行设计的109丙机交付使用,专为中国“两弹一星” 工程服务;例如,该机有一台安装在二机部,供研究核弹用;该机另一台安装在七机部,供研究火箭用。109丙机可靠性好,使用期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在该机上,出现了后来称之为“操作系统”的雏形;即:它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而在它上面建立的“管理程序”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

441-B 机是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是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自主研发制造。康鹏教授,是441-B的技术负责人。康鹏在1962年发明低功耗、强逻辑的晶体管数字电路,还发明了消除信号竞争抢道的隔离阻塞逻辑设计技术,且发明了对晶体管参数要求极低、抗干扰能力极高的推拉触发器。在慈云桂教授带领下,采用康鹏发明的隔离阻塞推拉电路,解决了计算机稳定运行的问题。1966年,康鹏接受研制全自动高炮指挥仪的任务。1968年,康鹏率领一帮年轻人终于完成了由相距60米的 441-B441-C 联机实现“实时” 数字仿真系统;该系统比美国于1978 年完成的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AD-10 还早10 年。同年(1966),研制组对441-C“专用机” 进行改造,研制成“车载”式 441-C 通用机,并用该机实现了和 441-B 441-C 专用机之间的三机联机,且使用了实时数字仿真功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