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通用浮点44(二进制)位,每秒5万次,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即便如此,还不能说明中国水平高,因为那时美国等已经转入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19机的速度是104机的5倍,主存容量大8倍。该机承担了研制中国第一颗氢弹的有关计算任务,和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这台计算机,从总体设计到整机系统的研制,都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1965年,阎沛霖从中科院计算所所内抽出半导体厚薄膜组件研究室,且调入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建立直属中科院的“156工程处”,专门从事使计算机微小型化的研究工作。1966年秋,“156工程处” 研制出中国首台基于厚薄膜电路的原型“弹载”计算机。不久,“156工程处” 被改建成隶属于第七机械工业部的陕西(临潼)微电子学研究所(又称 771研究所)。
Thursday, July 3, 2008
北京大学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史 ( 连载之二十二 )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