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6, 2008

楼上的 “试 (实) 验室” (集5)

200711月,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李某看中了那么一块地方;或许,是一个适宜开 化工试验室的地方:偏远、人口相对少,且房租便宜。卢某和李某是大学本科的同班同学,学的是 “化学工程” 。李的老家在安徽潜山县,自小丧父。母亲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大哥因贫还没对象,李从小学习刻苦,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卢的老家在山东,父母老弱,她和弟弟大学毕业后家无余钱,且弟弟的大学费用还是借来的。2000年毕业后,李高分考取南京理工大学的公费硕士生,改修“应用化学”,主攻“药物中间体”方向。2003年,李“硕士”毕业,而进入丽珠集团在常州的康丽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春,他考取南京理工大学的公费“博士”研究生,仍主攻“药物中间体”。读博期间,李某想改变贫窘的念头强烈,于是,李决定开那间 私人试验室


试验室爆炸那晚,李正和一位助手在做试验。李的项目是 药物中间体。其试验室,是一个化工小作坊:买来酸、碱、有机溶剂等原料,制成药物中间体,再转卖给一些制药厂。据了解,99% 药物中间体卖给医用的西药厂,1%卖给农药厂。最关键的是其中的技术。一位曾辅助李做试验的助手、硕士丁某对《新世纪周刊》说。利润丰厚,一般成本几百块钱吧,能卖到几千元。不过,由于规模太小,产量小,扣除人工成本、报税等,就赚不了多少钱啦。

有了试验室,李注册了一名为南京杂环精细化工科技的公司。其公司便于李接订单,也便于其采购原料。据警方称,李涉嫌 超范围经营起初,劝他别搞,风险太大,找个安稳一点的工作,卢说,她所关心的 风险即是资金:启动资金近10万元,借了那么多钱。 好闯的李没听妻子的劝告。5岁的女儿上幼儿园,转眼要读小学,妻子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月薪1000多元。也别想指望家里其他成员能够帮忙,因其哥哥贫困且至今单身,以及年迈的母亲。其实,哥哥和母亲还得靠他来生活,主要收入是他读博期间的各种补助费以及妻子的工资。他性子急,干起事情来风风火火,李的亲人这么评价他。

更让妻子担心的,则是李的健康。去年7月以来,李每次从试验室回家,带回一股浓重的化学品的味道。衣服洗完后水是绿的。国庆节前后,李和助手丁某的手开始肿大,上面布满了水疱。附近的一位菜农说,她种的菜还没长好就发黄死掉了;其他邻居也附和:三楼的窗子里常飘来刺鼻的味道 试验室附近还有一居民刚从医院做完手术回家疗养,对刺鼻的味道不适应,多次找李,要求他停止试验活动。这么搞化学品,迟早会出乱子的。该居民提醒李某道。

No comments: